江苏省医用材料及高端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安全应急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安全应急演练方案是为了检验、评价和保持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应急能力和有效性。
二、演练作用
1、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
2、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人力和设备等);
3、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沟通与协调;
4、增强实验人员应对突发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救援意识;
5、提高应急救援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
三、演练时间和地点
12月中旬,力行楼(14号楼),医用材料及高端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
四、演练类型
多媒体讲解+模拟操作。
五、演练范围
1、对危化品事故、气体钢瓶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2、发生火灾时,对事故现场和伤员的初步处理。
六、参与人员
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每个班级选取2-3名学生,实验室的全体研究生,部分教师。
七、演练过程
1、准备阶段
A、实验室人员按照《实验室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规定要求配备应急救援器材。
B、各种演练的参与人员明确、熟悉各自在演练过程中的任务、职责。
2、实施阶段
A、发生危化品事故、气体钢瓶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B、发生火灾时,对事故现场和伤员的初步处理。
八、演练结果的总体评价
应急演练结束后,根据演练的实际情况、演练记录进行总结,详细说明在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不符合项内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完善应急救援预案。
九、对事故的应急响应和救援
1、实验室中毒事故
实验中若感觉咽喉灼痛、嘴唇脱色或发绀,胃部痉挛或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则可能是中毒所致。视中毒原因施以下述急救后,立即送医院治疗,不得延误。
(1)首先将中毒者转移到安全地带,解开领扣,使其呼吸通畅,让中毒者呼吸到新鲜空气;
(2)误服毒物中毒者,须立即引吐、洗胃及导泻,患者清醒而又合作,宜饮大量清水引吐,亦可用药物引吐。对引吐效果不好或昏迷者,应立即送医院用胃管洗胃。孕妇应慎用催吐救援。
(3)重金属盐中毒者,喝一杯含有几克MgSO4的水溶液,立即就医。不要服催吐药,以免引起危险或使病情复杂化。砷和汞化物中毒者,必须紧急就医。
(4)吸入刺激性气体中毒者,应立即将患者转移离开中毒现场,给予2%-5%碳酸氢钠溶液雾化吸入、吸氧。气管痉挛者应酌情给解痉挛药物雾化吸入。应急人员一般应配置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毒服装、防毒手套、防毒靴等。
2、实验室化学灼伤事故
(1)强酸、强碱及其它一些化学物质,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腐蚀作用,发生这些化学灼伤时,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再分别用低浓度的(2%~5%)弱碱(强酸引起的)、弱酸(强碱引起的)进行中和。处理后,再依据情况而定,作下一步处理。
(2)溅入眼内时,在现场立即就近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每一实验室楼层内备有专用洗眼水龙头。冲洗时,眼睛置于水龙头上方,水向上冲洗眼睛冲洗,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切不可因疼痛而紧闭眼睛。处理后,再送眼科医院治疗。
3、剧毒化学药品丢失事故
(1)当有人发现化学剧毒药品有丢失时,应立即向实验室负责人汇报。
(2)实验室负责人得知情况后,首先要及时向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小组、研究院分管领导等汇报现场药品丢失情况,并安排至少两名专业人员留守现场,保护好现场,直至公安部门人员和保卫人员到达现场。
(3)实验室负责人向各级领导汇报情况完毕后,立即组织通知实验室安全员、及相关实验员在半小时内到达现场。
(4)实验室安全员、及相关实验员到达现场后,应在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办公室集合,不得离开,等待相关部门领导调查问询。
(5)相关部门领导全部到达现场后,实验室负责人与公安部门人员立即对实验室配带钥匙人员进行调查,了解实验室钥匙是否有丢失、被他人使用或复制现象。
(6)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对近期实验室人员出入、药品使用等情况立即进行详细检查,对实验室相关人员进行询问调查,了解掌握实际情况。
(7)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在人员询问调查完毕后,立即对实验室所有药品进行一次盘查,确认其他药品有无丢失现象。如有丢失现象,还需进一步进行深入调查。
(8)根据各方面线索对丢失药品流向做出判断,在最短时间内将丢失剧毒药品追回。
(9)整个事件处理完毕后,实验室负责人在24小时内,以书面形式报告书上报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小组事件的全过程及专业采取的防范措施。
4、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1)实验室内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时,当事人或在场人员即拨打有关电话报警和联系实验室负责人、实验室安全员与负责人员,简要报告事故地点、类别和状况。
(2)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同时设置警戒区,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严格控制人员进入。
(3)控制危险化学品泄漏的扩散,在事故发生区域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和使用手机等。
(4)进入事故现场抢险救灾人员需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视化学品的性质、泄漏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发生小量液体化学品泄漏时,可迅速用不同的物质和方法进行处理,防止泄漏物发生更大的反应,造成更大的危害。
(5)如有伤者,要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或及时送医院救治。如有实验员受伤,要及时通知安全事故应急小组工作的领导。
5、气体钢瓶泄露、爆炸造成的事故
(1)气体泄露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对可燃气体应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医院.
(2)气体钢瓶中有毒气体泄露时,抢险人员须佩带防毒面具或口罩、氧气呼吸器等进行呼吸防护进入现场处理事故和救助人员。
(3)实验室爆炸发生时,实验室负责人或安全员在其认为安全的情况下必需及时切断电源和管道阀门;
(4)气体钢瓶爆炸时,所有人员应听从临时召集人的安排,有组织的通过安全出口或用其他方法迅速撤离爆炸现场。
(5)应急预案领导小组负责安排抢救工作和人员安置工作。
6、火灾事故
(1)发现火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火势蔓延并迅速报告;
(2)确定火灾发生的位置,判断出火灾发生的原因,如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3)明确火灾周围环境,判断出是否有重大危险源分布及是否会带来次生灾难发生;
(4)明确救灾的基本方法,并采取相应措施,按照应急处置程序采用适当的消防器材进行扑救;包括木材、布料、纸张、橡胶以及塑料等的固体可燃材料的火灾、可采用水冷却法,但对珍贵图书、档案应使用二氧化碳、卤代烷、干粉灭火器灭火。易燃可燃液体、易燃气体和油脂类等化学药品火灾,使用大剂量泡沫灭火剂、干粉灭火剂将液体火灾扑灭。带电电气设备火灾,应切断电源后再灭火,因现场情况及其他原因,不能断电,需要带电灭火时,应使用沙子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泡沫灭火器或水。可燃金属,如镁、钠、钾及其合金等火灾,应用特殊的灭火剂,如干砂或干粉灭火器等来灭火;
(5)依据可能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类别、危害程度级别,划定危险区,对事故现场周边区域进行隔离和疏导;
(6)视火情拨打“119”报警求救,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十、救灾和预防
1、定期组织安全培训,让师生熟悉各种应急处置方案;
2、定期组织应急处置方案的演练,演练前须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演习结束后要进行总结,完成演练和评审记录。应急预案综合演练每半年不少于1次;
3、当实验室内使用的特种设备及高温设备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组织维护和更新信息;
4、加强对应急救援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和救护能力的培训;
5、在“预案”中及时补充完善外部支持单位的联络方式。
总之,应急演练是为了在今后的工作、培训中进一步强化应急逃生预案的学习以及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应急意识,确保全员、全面、全方位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工作,将应急管理与工作连接的更紧密、更切合实际。
江苏省医用材料及高端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
2019年12月3日
上一条:淮阴工学院2020年高层次人才招聘政策及计划 下一条:江苏省医用材料及高端医疗器械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风险评估及控制程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