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材学院研究生科研成果登上高水平期刊《Bioactive Materials》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0年07月01日 16:17浏览次数:

镁及其合金材料由于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可生物降解性能以及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等优异特点,已经成为可降解金属生物材料的研究热点,在心血管支架领域拥有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镁合金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在生理条件下的降解速率较快,容易在植入组织周围产生过量氢气并引发组织周围局部碱性升高和过量二次腐蚀产物富集,导致材料或器械力学性能的过早丧失,产生较差的血液相容性和细胞相容性以及对周围组织的毒性反应,并最终导致材料与组织的延迟愈合。

针对镁合金血管支架在临床应用中耐蚀性较差和生物相容性不足的缺陷,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江苏省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研究工程中心潘长江教授课题组从医用镁合金表面性能入手,采用层层自组装技术获得了一种含有壳聚糖功能化氧化石墨烯(GOCS)和肝素的复合多功能涂层,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成果“Layer-by-layer deposition of bioactive layers on magnesium alloy stent materials to improve corrosion resistance and biocompatibility”为题发表在《Bioactive Materials》(IF=8.724)上,该论文第一作者为2017级硕士研究生高凡,潘长江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GOCS/Hep多层膜涂层提高镁合金耐蚀性和生物相容性作用机理


潘长江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物材料与医疗器械研究。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人才培养对象。淮安市“533英才工程技术拔尖人才,淮安市十大科技创新英才,淮安市第二届“科技之星”。,南京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项目4项以及多项市厅级项目。目前共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其中SCI收录学术论文70篇;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2项、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淮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以及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高凡,淮阴工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习成绩优异,两次获得校二等奖学金,共发表4SCI,其中以第一作者在Bioactive MaterialsIF=8.724)和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IF=5.880)发表2SCI,公开2项发明专利,现已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录取为2020级博士研究生。



上一条:2021年度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青年委员会年会在我校举办 下一条:中心助力科技企业复工复产

关闭